诸葛神数(又称“诸葛神算”“诸葛灵签”)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占卜方法,相传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创,但实际是后人托名之作。它结合了《易经》数理、签诗文化和传统占卜术,常被用于预测运势、解答疑难或决策参考。
核心特点
1.形式
通常以签文或数字卦呈现,包含384首签诗(对应《易经》64卦的变爻),每首签诗为四句诗文,内容隐晦,需结合具体问题解读。
2.占卜方法
传统抽签:在寺庙或占卜工具中随机抽取签号,对应签诗。
报数起卦:通过随机报3个数字(如心念所至或翻书页数),按规则计算得出卦象,再对应签文。
3.解签逻辑
签诗多采用比喻、象征,语言模糊,需结合求签者的具体情境灵活解释(类似“心理投射”)。例如:
第15签
“舟离古渡月离云,人出潼关好问津。且向前行求去路,何须疑虑两三句。”
——可理解为鼓励行动,不必犹豫。
文化背景
托名诸葛亮:因诸葛亮在民间被视为智慧化身,后世常将预言、术数类内容附会其名(如《马前课》亦是托名之作)。
融合《易经》:签文设计依托卦象变化,体现传统数术文化。
民间信仰:常用于婚嫁、出行、财运等生活决策,反映民众对不确定性的心理慰藉需求。
注意事项
1.非史学真实:无证据表明诸葛亮与此术直接相关,属文化传说。
2.娱乐性参考:签文解读主观性强,宜理性看待,避免迷信。
3.现代应用:常见于网络占卜、民俗活动,部分版本已简化或改编。